10月11日,电控系部分教师党员和3名学生发展对象一行10人在系党总支陈效军书记的带领下,来到长宁县梅垌余泽鸿故居调研、学习余泽鸿革命烈士光荣的革命故事,加强革命传统教育。
余泽鸿的故居掩映在群山之中,三面环山,正面视野开阔,是一个同字形的院子,所有的窗户都是具有晚清风格的雕花木格,屋檐横梁上的挑木有景精致的花形镂空雕刻,古老的民房经过百年风雨侵蚀,依然保持着川南民居原有风貌。党员们参观了余泽鸿故居,详细听取了余泽鸿侄孙女介绍余泽鸿生平以及革命斗争经历,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。
余泽鸿(1903年2月15日——1935年12月),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垌场人,曾先后就读于泸州川南师范学校、成都外语专科学校、上海大学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26年任中共上海区委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。1927年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,1928年任中央组织部秘书,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。
1935年2月,中央红军长征进入云南扎西地区,为掩护主力红军长征,保护红军伤病员,中央决定成立川南特委,汇合王逸涛领导的当地游击队,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,王逸涛(后叛变)任司令员,徐策任政委,余泽鸿任政治部主任。徐策、余泽鸿率领游击队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二渡赤水、重占遵义等作战行动,最终由于叛徒告密,余泽鸿部被敌人包围在江安的泥基潮,经过一天激战,游击队员只剩20多人,15日,余泽鸿率领他们突围未果,最后壮烈牺牲。牺牲时年仅32岁。
通过此次实地参观、调研和学习,不由得想到了毛泽东《论联合政府》中的话:“成千上万的先烈,为着人民的利益,在我们的牵头英勇地牺牲了,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,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!”大家真正感受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、撒热血的英雄气概,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,深切体会到党员身负的责任和重担,战争年代,要能吃苦、能战斗,为人民牺牲自己;和平年代,要立足本职工作,对自己高标准、严要求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

图1 余泽鸿故居全貌

图2 详细了解余泽鸿革命斗争经历

图3 参观余泽鸿故居

图4 参观余泽鸿故居

图5 参观余泽鸿故居

图6 专业支部合影

图7 全体人员合影